近日,江苏省政协、南京市政协、秦淮区政协三级政协携手联动履职。围绕文史资料的挖掘和活化利用履职主题,与会人员视察了秦淮区政协数字文史馆,走进秦淮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现场感受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及成效,考察“书香政协号”流动书舫,并就小西湖片区城市更新“三亲”文史资料挖掘、活化利用以及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大师《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名散文发表100周年活动策划助推高质量发展等进行协商建言。
这次活动,也是秦淮区政协继2月10日成功举办“桨声灯影里的委员故事荟第三季暨在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走进秦淮”活动后,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桨声灯影里的委员故事荟”的再度启动。
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姚晓东;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邵建东,副主任杨桦、孙越;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刘爱华。市政协副主席李奇;教卫体(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张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孙强、纪增龙,副主任王嵬。市政府副市长、秦淮区委书记吴炜,区政协主席何素玉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姚晓东指出,这次省市区政协三级联动履职,具有重要意义。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名篇问世100周年之际,谋划开展一系列活动,能够很好地展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魅力,进一步放大母亲河的影响力,推动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小西湖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好切口,同时也是政协协商履职的很好呈现。近年来,秦淮区政协在助力小西湖更新改造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提出的理念、谋划的工作、与群众的交流、推进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发展思想。秦淮区协商议事平台随处可见、很有特色,体现了心中有人民、工作有激情、政协有地位。夫子庙五方协商平台已开展七次听证会、十多次协商会,积极吸纳委员参加,充分发挥了委员的主体作用。希望秦淮区政协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情怀、以委员为主体、以协商为平台,加强全国、省市区四级委员联动,在文史资源的系统挖掘和活化利用上下更大的功夫,在助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出更多的金点子,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结合上出更多的秦淮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