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中国软件名城、科教名城,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然而在新一轮的大模型浪潮中,南京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市政协委员陶勇近年来始终高度关注Al大模型技术发展。他调查发现,南京的算力产业布局起步较早,软件产业规模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但算力使用效率等协同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对此,陶勇结合周边城市探索经验带来了一份用Al大模型赋能南京产业更新的建议。
陶勇建议,加快构建大模型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依托市大数据集团,统筹整合已建智算中心,推进算力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训练场项目,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联合头部大模型企业打造开放平台,降低传统软件企业使用门槛,推动大模型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放大南京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吸引国内AI芯片龙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或赋能中心,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大模型在重点行业的场景落地,比如在政务领域先行先试、在重点行业应用赋能、在公共领域构建服务场景。
陶勇还提到,希望加强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算力券政策范围,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扶持大模型生态建设、场景试点及产业链核心环节项目;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环境,吸引并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与上海、杭州等地大模型企业、算力平台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技术成果及应用经验,打造区域联动的大模型产业生态。
“南京是传统软件的‘优等生’,有基础有能力抓住大模型机遇。”陶勇表示,他相信通过政策支持,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聚集,南京定能构建起完善的大模型基础设施体系,形成智能算力集群,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龙头企业,“卡位”大模型“新赛道”,激发发展新动能。